LES CABINOTIERS 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 为庆祝江诗丹顿270周年诞辰, 三款孤品时计倾情礼赞日内瓦

2025年04月01日 14:31 来源:腕表之家 类型:官网动态 作者:YIYI

[腕表之家 2025“钟表与奇迹”日内瓦钟展] 根植于历史,致敬日内瓦这座承载悠久制表传统的城市。自1755年品牌创立以来,江诗丹顿便在这座城市扎根生息,蕴藏着时间的艺术与传奇。

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制表工艺与高级制表技艺的精妙结合 , 彰显日内瓦精神。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时计作品凝聚江诗丹顿270年来对高级制表艺术的不懈追求,以创意、手工技艺与卓越技艺成就非凡之作。

1755年,Jean-Marc Vacheron先生招收了第一位工作坊学徒,标志着江诗丹顿踏上追求卓越的探索之旅。时至今日,这一理念仍持续塑造着江诗丹顿的风格。为致敬绵延270年的制表技艺与美学传承,江诗丹顿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倾心打造了三款孤品时计,致敬与江诗丹顿有着深厚渊源的日内瓦历史地标Tour   deI'le钟楼。每枚腕表表盘均搭配优雅的40毫米表壳,尽展品牌艺术大师制表工坊的卓越艺术造诣。

起源于日内瓦的品牌风格理念

Tour de l’Île钟楼位于罗讷河中央的小岛,是13世纪为保卫日内瓦而修建的防御堡垒遗迹。自前罗马时期起,便有桥梁架设在日内瓦湖下游,经由这座岛屿连通罗纳河两岸。桥梁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它曾被凯撒大帝拆毁,而后又在几个世纪间多次重建。作为连接南北欧的重要关卡,这座桥梁让日内瓦成为了欧洲贸易的关键枢纽,为该城市的早期繁荣奠定了基础。

18世纪,日内瓦成为钟表和珠宝制作以及装饰艺术品的摇篮,聚集了诸多技艺高超的工匠和学徒。Vacheron家族便 是时下制表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缩影。Jean Jacques  Vacheron曾是移居至日内瓦的织工,育有五子,其中四人进入了Fabrique (一个汇集所有制表相关工艺的组 织)。长子Jean 是一位技艺精湛的表壳制作师,次子Jean-  Etienne 擅长制作制表工具,而四子Antoine 则以组装表壳见长。最小的儿子Jean-Marc 成为了一名制表师,并于1755 年开设自己的工坊。

到了1850年,日内瓦钟表声名远扬,一些其他地区的不法制 造商开始大量生产仿制品。为了保护“日内瓦制造”这一原产地标识,日内瓦共和国及州议会(Grand Council of the 

Republic and Canton of Geneva)应日内瓦钟表协会(Geneva Society of Watchmakers)要求,于1886年创立日内瓦印记(Hallmark of Geneva)。这一享誉盛名的严苛认证是钟表产地、质量和卓越工艺的保证。

如今,Tour de l’Île钟楼仍是日内瓦珍视的地标,不仅象征着这座城市的顽强坚韧,更承载着江诗丹顿的悠久历史。1843 年,品牌在钟楼内创立制表工坊,并将品牌标志标记于建筑立面。1875年,品牌迁至约100米外的Quai  des  Moulins, 入驻更宽敞的工坊,尔后于1906年开设首家品牌专卖店。

Tour de l’Île上的时钟镌刻着日内瓦的座右铭——Post Tenebras Lux(黑暗之后,即是光明)。该座右铭可追溯至16世纪中叶,当时日内瓦正经历重大变革。它传递出至暗时刻,光明亦可期的信念,成为日内瓦追求自由、独立与进步精神的重要象征。如今,这句座右铭镌刻于每枚腕表的军官式表底盖内侧,与江诗丹顿矢志不渝、追求卓越的坚定决心不谋而合。

精湛工艺与装饰艺术彰显日内瓦风格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礼赞江诗 丹顿艺术大师(手工雕刻大师、珐琅彩绘大师和机刻雕花大师)的精湛工艺,彰显品牌对制表工艺、文化和艺术一以贯之的追求。江诗丹顿设有专属的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工坊,致力于保护、精进并弘扬珍罕的历史装饰工艺,为濒临失传的艺术工艺提供了庇护所。

三款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的表盘均取材于钟楼的石版画,经由江诗丹顿工艺大师重新演绎,捕捉日内瓦风格的精髓。表盘直径虽只有33.6毫米,却忠实还原了原作的每一处细节。经悉心雕琢的手工表盘汇集多项艺术工艺。第一款配备粉彩色调大明火微绘珐琅表盘,与950铂金表壳相得益彰。第二款腕表同样以铂金打造,别出心裁地融合机刻雕花和大明火珐琅工艺。第三款则搭配手工雕刻打造的 18K 粉红金表盘,与同色表壳交相辉映。

江诗丹顿为全新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搭配简约的时分显示,聚焦表盘的艺术魅力。悉心制作的40毫米直径表壳厚9.42毫米,低调的设计与比例,彰显品牌270年来低调优雅的美学特色。腕表背面的军官式表底盖一展透明蓝宝石水晶下的机芯之美。

品牌自制自动上链2460机芯缀以优雅润饰,沿袭源自启蒙运动时期的高级制表传统,演绎机械运作之美。板桥以珍珠饰纹和日内瓦波纹装饰,与18K 5N粉红金手工机刻雕花摆陀相辅相成。每枚腕表均凝聚卓越工艺,镌刻日内瓦印记,是对卓越制表工艺和日内瓦原产地身份的权威认证。

每枚腕表的底盖表圈均镌刻江诗丹顿270周年纪念标识。正如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的所有作品,底盖均镌刻“Pièce unique”、“Les Cabinotiers”和“AC”(代表Atelier Cabinotiers)字样。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彰显品牌对卓越的不懈追求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以定制创作孤品时计见长,淋漓演绎江诗丹顿对卓越的不懈追求。部门集结技艺高超的工匠和制表大师,他们可自由发挥创意,打造独一单品,构思全新的技术方案,或探索装饰工艺的创新表达。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在传承源自18世纪历史传统 的同时,秉承江诗丹顿不懈创新的理念,持续拓展制表的可能性。无论是超卓复杂的时计,还是专注艺术表达的腕表,Les Cabinotiers 阁楼工匠的制表大师和工艺大师致力于打造推动整个制表业进步发展的杰作。

“阁楼工匠”(Les    Cabinotiers) 一名原指18世纪日内瓦才华卓绝的制表工匠(制表师、雕刻师、珐琅师、珠宝师、宝石 镶嵌师等)。他们所在的工作坊被称为“阁楼”(cabinet),通常设在自然光线充足、日照时间最长的建筑物顶楼。

三款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继往开来,持续演绎自日内瓦地标汲取灵感的江诗丹顿辉煌制表典藏。其中包括20世纪20年代的手工雕刻怀表、1994年的珐琅彩绘怀表、以及2005年为庆祝江诗丹顿250周年诞辰推出的Tour de l’Île腕表,这款享誉盛名的腕表融汇16项复杂功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复杂的腕表杰作。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微绘珐琅工艺

其中一枚时计作品采用大明火珐琅表盘配备950铂金表壳,其 上以微绘珐琅工艺重新演绎了由Jean DuBois(1789-1849  )绘制并由Spengler&Cie翻印的石版画。图案复刻了钟楼的景致,并以丰富细腻的手笔勾勒出钟楼前的贝莱尔广场(Place de Bel-Air),忠实还原单色原画的每一处细节, 并覆以粉彩珐琅。

表盘运用源自18世纪的日内瓦微绘珐琅技艺,需以精湛手工艺耗时一个月方能完成。第一项挑战是调试颜料色彩。由于颜料在烧制过程中常会发生不可预测的色彩变化,需要确保成品的色彩尽可能贴合设计师的原始设计图。

珐琅绘制过程极为繁复,需要先在18K白金表盘上涂覆一层白色的珐琅底釉,打造平滑的表面。接着,再用纤细的羽毛笔逐层绘制图案。最后,珐琅师会涂覆数层透明釉料,以保护作品并为其增添光泽和立体感。在整个精细繁复的制作过程中,每层珐琅都需在800°C 以上的高温下烧制,然后才能转而绘制下一层。烧制步骤至关重要,极为考验技艺,需要将炉温精准维持在特定的温度,以防出现气泡、裂纹、釉面收缩或变色。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 - 机刻雕花及微绘珐琅工艺

此款腕表的表盘焕新演绎20世纪初由Charnaux摄影和明信片出版工作室创作的一幅插图。该工作室最初位于贝莱尔广场,恰与Tour de l’Île钟楼隔河相望。

江诗丹顿在绘制表盘图案时,以简约的黑色线条勾勒周遭建筑,以便突出钟楼,渲染它的磅礴气势。该设计点缀于18K 3N黄金表盘之上,巧妙融合手工机刻雕花和大明火珐琅工艺。喷砂背景呈现柔和哑光质地,可强化画面的透视感。对机刻雕花大师而言,在经过喷砂处理的非匀质表盘上雕刻,技术难度更大,相较平常对精准度的要求更高。该表盘凝聚多种工艺,需以耗时约16小时的精密机刻雕花工序和40小时的大明火微绘珐琅工序共同缔造。 

表盘上纤细的黑色建筑物轮廓以手工机刻雕花工艺绘制,细枝末节都得以忠实还原。丰富多样的机刻雕花图案用以区分建筑物的不同部分,增强画面的纵深感和建筑透视效果。为了以江诗丹顿标志性的机刻雕花工艺呈现风格化的画作,品牌工艺大师需要从草图绘制开始,设计全新的机刻雕花图案。 

自1780年品牌现存最古老的机刻雕花时计诞生以来,江诗丹顿便开始以丰富多样的机刻雕花图案装饰品牌时计。直至今日,这些雕刻于不同金属表面的图案仍完全以手工制作。机器仅是匠人灵巧双手的延伸。

品牌的当代机刻雕花大师不断精进该项工艺的风格化演绎。这一技艺极为考验灵巧度,需交替运用两款手动机刻雕花机:一款用以雕刻直线;另一款则勾勒曲线与圆形。两者搭配运用,工匠可设计出与传统的几何抽象机刻雕花装饰截然不同的精细图案,将这门工艺升华为风格化的艺术形式。

表盘中央的著名Tour de l’Île钟楼以大明火微绘珐琅工艺绘制,从周遭建筑物中脱颖而出。为了营造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光泽感,微绘珐琅工艺需逐层叠涂色彩:先涂覆一层白色底釉打造光滑表面,再逐层上色,最后叠涂两层透明底釉增加光泽和立体感。每一层珐琅都需在800°C以上的高温下烧制。整个制作过程极为繁复,需历经九次烧制,唯有施展精湛的罕见工艺,才能规避制作风险。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 – 手工雕刻工艺

该枚时计作品配备18K 5N粉红金表盘,与表壳材质遥相呼应。表盘图案灵感源自1882年Pierre Escuyer(1749-1834)创作的Tour de l’Île钟楼和罗纳河桥梁的雕刻作品。表盘采用浮凸雕刻工艺制成,雕刻师需先勾勒出所需图案的轮廓,再悉心镂雕周围的金属,让图案略微凸于表面,营造微妙的错视效果。

在厚度将仅近一毫米的金属板上打造这件微绘杰作,对手工雕刻大师而言是一项不小的挑战。从绘制草图开始,每道工序都需悉心绘制:每条透视线都经过精准勾勒,延伸汇聚于消失点,为构图注入活力。接着,采用浮凸雕刻工艺打造栩栩如生的画面。雕刻师在材质上精雕细琢,营造立体感和鲜明对比。比如,以深雕法处理钟楼穹顶以营造立体感。

装饰工序同样需要高超的技巧。以凿刻法加深树木、窗户等暗色区域,同时抛光屋顶和建筑立面,为其增添熠熠光彩。细腻的缎面润饰赋予云彩丰盈质感。从桥上的行人到风向标上傲立的公鸡,方寸表盘将雕刻原作的细节一一还原,堪称壮举。这件手工雕刻杰作耗时超过140小时方才完成。

与江诗丹顿产品营销及创新总监SANDRINE DONGUY女士对谈

为什么选择Tour de l’Île钟楼作为270周年纪念版时计的创作主题?

      因为Tour de l’Île钟楼是日内瓦追求自由、独立和进步精神的重要象征,在周年纪念来临之际,我们希望致敬270年前江诗丹顿的发源地——日内瓦。这座钟楼最初隶属于一座13世纪堡垒,曾是守卫城市的关键瞭望塔。1530年起,堡垒被逐步拆除。 1583年,应日内瓦圣热尔韦区居民的要求,钟楼安装了第一座时钟,帮助居民把控日常生活节奏。1798至1813年,法国吞并日内瓦并将其收归治下,直至1847年,即江诗丹顿在钟楼内设立工坊三年后,才将其归还给日内瓦。19世纪90年代,钟楼曾因城市重建计划面临拆除,但在公众投票的支持下得以保留,并于1898年开始修复,随后在1938年和1957年又进行了两次修复。如今,钟楼已成为日内瓦不可或缺的历史地标,我们很自豪能够以这三枚周年纪念版腕表向它致以诚挚的敬意。

考虑到Tour de l’Île钟楼与江诗丹顿的深厚渊源,品牌此前是否曾向这一日内瓦地标致敬?

      作为19世纪江诗丹顿制表工坊的所在地,钟楼曾陪伴品牌共同走过一段难忘的历史时光,是许多品牌作品的灵感源泉。在江诗丹顿馆藏作品中,有不少与之相关的灵感杰作。比如,1924年的一款银质怀表,采用“eau forte”氧化雕刻工艺镌刻钟楼图案;1926年的银质怀表则以敲花工艺细腻勾勒Tour de l’Île和圣热尔韦区的景致。1994年,品牌还设计了一款黄金怀表,其珐琅底盖由塞绍先生(Mr Séchaud)设计,绘制贝莱尔广场和钟楼图案。2005年,为庆祝品牌250周年诞辰,江诗丹顿打造了Tour de l’Île钟楼腕表。作为彼时最复杂的腕表,其集成16项复杂功能,并荣获当年日内瓦钟表大赏(Grand Prix d’Horlogerie de Genève)的最高荣誉——“金针奖”(l’Aiguille d’Or)。

为什么选用这些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工艺?它们如何体现品牌坚守保护传统、持续创新的承诺?

      江诗丹顿拥有专属的Métiers d’Art艺术大师工坊,有能力运用各项艺术大师工艺。我们希望致敬这些卓越工艺。一旦我们有机会融合不同工艺打造全新时计,各领域的杰出制表大师便会集思广益,拓展技术的可能性并精进技艺。选择珐琅彩绘工艺,是因为我们希望以日内瓦微绘珐琅技艺致敬这座城市特有的艺术传承。手工雕刻工艺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装饰工艺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与品牌270年来秉承的精益求精理念相得益彰。而机刻雕花工艺虽是传统工艺,但在品牌各系列腕表中却以创新方式呈现。使用机刻雕花工艺创作风格化的具象图案,而非抽象图案,是江诗丹顿的特色。我们的机刻雕花师在设计此三款腕表时,对该工艺进行了全新演绎。江诗丹顿特别设立艺术大师工坊,供不同专长的工艺大师开创分享活力和创意,以意想不到的新颖方式激发创意。

江诗丹顿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如何助力品牌打造卓越臻品?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享有绝对的创作自由,能够不断探索全新疆域,诠释品牌自1755年创立以来秉承的核心使命——不懈追求精湛技艺和艺术美学。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部门专注打造孤品时计,不断突破极限,并在必要时不惜花费多年深入研发。它不仅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了高级制表的发展,还与品牌艺术大师工作坊密切合作,积极开拓装饰工艺的全新发展方向。

以上是腕表之家为大家带来的2025“钟表与奇迹”日内瓦钟表展的最新资讯。表展进行时,更多精彩内容正在不断呈现,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持续关注我们的报道!

技术规格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 - 微绘珐琅工艺 
型号:2400C/000P-418C 
机芯:2460 
江诗丹顿自行研发并制造
自动上链机械机芯
直径26.2毫米,厚度3.6毫米
动力储存约40小时
振动频率4赫兹(每小时28,800次)
182个零件
27颗宝石
经日内瓦印记认证的时计
显示功能:小时、分钟
表壳:950铂金,抛光
直径40毫米,厚度9.42毫米
军官式透明蓝宝石水晶表底盖,镌刻“Post Tenebras Lux”格言
防水深度3巴(约30米)
表盘:18K白金,手工制作大明火微绘珐琅工艺,日内瓦Tour de l’Île图案
18K白金叶形抛光时针和分针
表带:棕色密西西比鳄鱼皮,大方格纹,同色系缝线
表扣:950铂金抛光针扣
马耳他十字造型
表壳与配件: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表款
雕刻:Pièce unique“、”Les Cabinotiers“和”AC“盾徽,
底盖饰以马耳他十字和“270”字样
独一无二的特别定制表款

技术规格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 - 机刻雕花及微绘珐琅工艺
型号:2400C/000P-420C 
机芯:2460 
江诗丹顿自行研发并制造
自动上链机械机芯
直径26.2毫米,厚度3.6毫米
动力储存约40小时
振动频率4赫兹(每小时28,800次)
182个零件
27颗宝石
经日内瓦印记认证的时计
显示功能:小时、分钟
表壳:950铂金,抛光
直径40毫米,厚度9.42毫米
军官式透明蓝宝石水晶玻璃表底盖,镌刻“Post Tenebras Lux”格言
防水深度3巴(约30米)
表盘:18K 3N黄金,喷砂处理,手工机刻雕花,手工制作大明火微绘珐琅工艺,
日内瓦Tour de l’Île图案
18K白金叶形抛光时针和分针
表带:棕色密西西比鳄鱼皮,大方格纹,同色系缝线
表扣:950铂金抛光针扣 
半马耳他十字造型
表壳与配件: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表款
雕刻:“Pièce unique“、”Les Cabinotiers“和”AC“盾徽,
底盖饰以马耳他十字和“270”字样
独一无二的特别定制表款

技术规格

 
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 – 手工雕刻工艺
型号:2400C/000R-412C 
机芯:2460 
江诗丹顿自行研发并制造
自动上链机械机芯
直径26.2毫米,厚度3.6毫米
动力储存约40小时
振动频率4赫兹(每小时28,800次)
182个零件
27颗宝石
经日内瓦印记认证的时计
显示功能:小时、分钟
表壳:18K 5N粉红金,抛光
直径40毫米,厚度9.42毫米
军官式透明蓝宝石水晶玻璃表底盖,镌刻“Post Tenebras Lux”格言
防水深度3巴(约30米)
表盘:18K 5N粉红金,手工雕刻和浮凸雕刻工艺,日内瓦Tour de l’Île图案
18K 5N粉红金叶形抛光时针和分针
表带:棕色密西西比鳄鱼皮,大方格纹,同色系缝线
表扣:18K 5N粉红金抛光针扣 
半马耳他十字造型
表壳与配件:Les Cabinotiers阁楼工匠表款
雕刻:“Pièce unique“、”Les Cabinotiers“和”AC“盾徽,
底盖饰以马耳他十字和“270”字样
独一无二的特别定制表款

为本文评分

我来写评论

我来写评论
提交评论

最新评论

下载APP
关注微信
分享 更多